为深化“学校与学生共同成长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践行“同心同行”专项行动,深入学生成长一线,以“零距离”服务推动教学质量和校园关怀双提升。
今年以来,学校领导分别走进各类课堂,深入了解一线教学情况。党委书记王达文重点关注思政课堂,全程参与课堂互动,沉浸式感受教学氛围。在这堂思政课上,教师巧妙运用“情境浸润+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实际案例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听课过程中,王达文认真记录每一个教学细节,密切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力求掌握最真实、最全面的课堂情况。课后点评时,他向任课教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更加紧贴职业院校学生特点,融入更多技能报国案例。
校长曹群英走进现代服务学院和车辆工程学院,深入检查实训课堂教学情况。在烹饪实训课堂,她看到身着工装的学生正专注练习刀工摆盘,便亲自执刀与学生们共同完成果蔬雕花作品,同时还向大家讲解烹饪美学与营养配比的平衡之道。在钢琴教室,她即兴加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合奏,这一温馨互动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她特别叮嘱该院负责人:“要继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让每个实训室都成为产教融合的微型生态圈”。
副校长彭铁山走进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会计学》课堂,全面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听课状况。在座谈会上,他详细听取学院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具体安排,并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强调要以“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副校长赵兰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巡课时强调,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她要求各教学单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课堂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副校长燕宏来到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暨“师生共成长”专题交流会。他指出,助力学生成长工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通过面对面倾听、心贴心沟通,有效打通了师生交流渠道,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校将持续完善育人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动力。在这场“同心同行”行动中,校领导以课堂为阵地,将“质量立校”理念落实到一次次听课评课的严谨、一堂堂示范课的打磨、一件件生活小事的落实中。学校正用行动诠释——最好的教育,是与学生并肩前行。
(学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