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市东津新区东津大道6号
  • 工作日:0710-3513238
  • 节假日:17396182572
  • 招生就业:0710-3622593
  •         受理时间:8:30-11:30                         14:30-17:00

主动对接产业企业 积极服务“产业襄阳”

作者: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  时间:2013年2月21        发布时间: 2019-01-02        文章阅读:0

《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3年02月21日 > 10版-现代教育 > 正文
2013年02月21日 周先芳     热度:28

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院长 周先芳

  “两个中心、四个襄阳”是省委、省政府赋予襄阳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产业襄阳”是这一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支撑。“产业襄阳”建设,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这对襄阳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襄阳职业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所新组建的职业院校,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对接产业企业、积极服务“产业襄阳”建设,为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专业对接行业企业

  元月24日,学院邀请市经信委各产业办公室负责人来到学院,举办襄阳市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专题讲座。让全体干部职工了解襄阳产业的发展趋势,了解我市建设“亿万工业强市”的总体思路。这是学院积极服务“产业襄阳”建设的又一个重要举措。2012年,为主动适应我市区域经济发展,学院领导谋篇布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规划的重点就是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调整上,注重对接我市“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布局,提出了一个系对接一个重点产业,一个专业对接多个骨干企业的明确要求。在学院现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汽车维修与装配、农产品深加工、商易服务与物流等专业建设,动态跟踪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助推襄阳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企业需求

  2012年下半年,学院安排教师及管理人员深入到我市100余家企业,对职工技能结构和企业用工需求进行调查。调查涵盖加工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商业营销、物流、餐饮服务、医药化工等行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商业服务业,其中民营企业占64.2%,中外合资企业占25%。

  调查发现,我市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职工技能水平普遍偏低。据统计,高级技师、技师仅占从业人员的0.8%,高级工占 9.8%,中级工占30.2%,初级工占到59.2%。这与“产业襄阳”建设对职工素质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有资料预计,我市2013到2015年各行业需新增中、高级技能人才42万人。因此,我市职业院校必须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求职者的就业技能,才能适应我市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

  三、紧贴产业企业需要,适时调整办学方式

  在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学院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把现代加工制造、电工电子、汽车工程和商贸服务四个专业群作为学院重点专业群。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整了专业培养目标,重新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做到各专业课程和实训紧跟我市经济发展步伐,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要求,大大缩小了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间的差距。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学院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综合培训基地作用,成立了专门的社会培训部,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等面向更多劳动者、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宽了技能人才培养渠道。

  四、完善专业建设规划,注重学院内涵发展

  在总结多年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改革经验,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学院结合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出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用人需求和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专业建设规划和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深化了“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截至目前,学院修订完善了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电子商务专业、商贸服务专业(中式烹饪、西点制作)等四大专业群九大专业的建设规划和部分一体化课程标准,创新了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遴选出一批具有辐射作用和行业背景的优势专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建设。规划到2015年,争取国家级品牌专业达到2个,省级精品专业2-3个,院级精品专业8-10个。同时,遴选出3-5个特色较为鲜明的传统优势专业和新办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形成学院特色鲜明的品牌特色专业,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五、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产业襄阳”建设,人才支撑是关键。“产业襄阳”既需要高端的科技研发人才,也需具有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为此,学院在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汽修及商贸服务(烹饪、电子商务)等专业进行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教学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生产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对技能和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营造职场化的实训环境,使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体验,获取过程性的知识和经验,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汇合一,实现了学习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通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带动了课程优化、师资培养、场地建设、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

  六、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遵循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每年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毕业证、职业资格等级证“双证书”制度,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将学校的教学活动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开放性。探索推行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同骆驼蓄电池、中日龙机电、宇清科技等我市骨干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组建了定向培养班,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校企共育技能人才,校企共组师资队伍,校企共搭教学平台,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实现了学院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

  七、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创新人才评价模式

  学院积极探索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机制,注重把职场评价方法和标准引入学院,把企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有机结合。在学校培养中,用企业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在顶岗实习及就业管理中,建立并实施了回访制度。通过对实习(就业)单位和学生的回访,掌握并反馈教育教学质量,适时修正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按照企业行业用人标准,逐步构建了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八、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产业襄阳”建设

  学院把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襄阳”建设,作为学生就业工作的首选。把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在就业指导课上,着重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宣传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着力推介本地优势企业。学院还定期邀请本地优秀企业来院举办招聘会和推介会,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择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树立服务“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信心。对于有志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学院为他们提供了细致的创业咨询,从创业意识激发、培训指导、在岗实训等多角度、多层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积极依托相关政策为创业学生提供相关扶持。目前,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的毕业生在本市企业就业率已达70%,力争2—3年内引导毕业生全部在当地企业就业,更好地服务“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


上一篇:没有技能不用愁,找工作前先学习 定点机构

下一篇: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向留守儿童献爱心